【
農機網 熱點關注】金秋十月,大地豐收。在廣闊的田野里,
拖拉機、采棉機、
玉米聯合收割機、小麥
播種機等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的農機來回穿梭赴戰(zhàn)秋收,規(guī)范集約的機械作業(yè)大幅提高了農業(yè)生產效率,這是當下我國農業(yè)科技發(fā)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新疆31.36萬臺(套)農機裝備投入秋收——“三秋”工作啟動以來,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以赴組織農業(yè)機械投入“三秋”生產。目前,全區(qū)玉米、棉花等主要在田作物長勢良好,玉米已大面積開鐮收獲,棉花陸續(xù)進入收獲期,拖拉機、采棉機、玉米聯合收割機、小麥播種機等主要農業(yè)機械檢修調試完畢,跨區(qū)作業(yè)準備充分,31.36萬臺(套)農機裝備已投入2022年“三秋”生產,能夠滿足機械化生產需求。
吉林預計10月中下旬水稻收獲完畢——作為“粳稻貢米之鄉(xiāng)”的吉林市,土壤肥沃,水利豐沛,光照充足,是全省優(yōu)質水稻的主要產區(qū)。多年來形成的“早育苗、早插秧、早收割”生產模式,讓吉林市早早就進入了“豐收季”。截至9月29日,吉林市現已完成水稻收獲面積15萬畝。預計到10月中下旬,全市200多萬畝水稻將收割完畢;屆時,大豆也將收割完畢。玉米的收割工作將持續(xù)到11月中下旬。
商丘市“三秋”期間投入45萬臺(套)農機——眼下,河南省商丘市1133.55萬畝秋作物陸續(xù)進入收獲期,各地農民趁著晴好天氣搶收搶種,田間地頭一派豐收景象。據了解,今年“三秋”期間,商丘市全市共投入45萬臺(套)農機,其中,玉米聯合收割機1.2萬臺。為減少機收損失,商丘市各地科學調度玉米聯合收割機和拖拉機等機具,及時發(fā)布機具需求信息,引導機具合理流動,加快搶收進度。同時,鼓勵支持農機合作社等主體開展社會化服務,推行托管式、訂單式等服務模式,確保成熟一塊、收獲一塊。據商丘市農業(yè)農村局農情調度,
截至9月27號16時,商丘市秋作物已累計收獲487.19萬畝,占全市總播種面積1133.55萬畝的42.98%,其中,收獲玉米267.74萬畝,大豆3.26萬畝,花生89.01萬畝。據省秸稈禁燒辦公室“藍天衛(wèi)士”監(jiān)控中心等監(jiān)測顯示,商丘市10個縣(市、區(qū))均無火點。
湖北省50萬臺農機忙秋收——湖北省秋收開鐮已有二十多天,9月28日,省農業(yè)農村廳農機化處傳來的消息,3000多萬畝中稻收割已經超過六成,玉米收割接近尾聲。湖北省通過大力推廣新品種水稻、建設高標準農田等一系列措施,為秋糧穩(wěn)產提供有力支撐。
據悉,湖北省50多萬臺農機馳騁在荊楚大地廣袤田野,湖北中稻面積超過3000萬畝,中稻產量占全年糧食總產的大頭,如果減損達一個點,可節(jié)約糧食數十億斤。目前,湖北全省仍有1000多萬畝中稻正在緊張收割中,預計10月中旬收割完畢。
淮南市開展“農機幫扶、助農秋收”活動——淮南市今年秋收總面積472萬畝,其中水稻419萬畝。該市組織各地開展“農機幫扶、助農秋收”活動,加大高性能智能農機推廣應用,計劃投入各類農機具21萬臺套,力爭水稻機收水平達到 99.6%。
壽縣計劃投入各類農機具21萬臺套搶收——據悉,安徽省淮南市壽縣今年夏糧種植面積286.66萬畝,其中水稻255.65萬畝。為保障成熟的稻谷顆粒歸倉,壽縣組織投入8萬臺套各類農業(yè)機械,抽調專業(yè)技術人員為農機手提供技術服務,設立跨區(qū)機收接待站,開辟跨區(qū)作業(yè)綠色通道,積極引導收割機有序流動。
淮南市今年秋收總面積472萬畝,其中水稻419萬畝。該市組織各地開展“農機幫扶、助農秋收”活動,加大高性能智能農機推廣應用,計劃投入各類農機具21萬臺套,力爭水稻機收水平達到99.6%。
今年“秋收”,農機裝備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nbazbb.cn)整理發(fā)布,資料來源:中安在線、湖北日報、商丘市人民政府、 吉林日報。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