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tǒng)計局】2025年1-5月我國大、中、小型拖拉機產量情況
10530次播放 近日,國家審計署發(fā)布《國務院關于2024年度中央預算執(zhí)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簡稱《報告》),其中在“重點民生資金審計情況”部分,報告重點審計了教育、養(yǎng)老、高標準農田、惠農補貼等4項資金及相關政策落實情況。
《報告》顯示,在惠農財政補貼部分,審計20省共發(fā)現(xiàn)問題金額46.65億元:
一是16省175縣截留挪用41.64億元,用于償還當地政府債務、發(fā)放公職人員工資等。至2024年6月底,拖欠相關地區(qū)農戶補貼資金平均1年,最長9年。
二是16省104縣不法人員惡意騙取4.78億元。農機購置領域是騙補行為的多發(fā)區(qū),主要是有關部門對農機售價、申領農戶身份的真實性審核不嚴,為不法企業(yè)通過虛開銷售發(fā)票、冒用農戶信息等手段,騙取農機購置補貼留下操作空間。
三是3235名基層干部虛報冒領2329.66萬元。鄉(xiāng)村基層干部是補貼信息審核上報的第一道關口,有的借職務便利虛報冒領。如甘肅宕昌縣獅子鄉(xiāng)財政所原所長呂某2018年以來,編造80多戶農戶信息編入補貼發(fā)放名單,并偽造簽字累計冒領補貼等400余萬元,用于賭博等。
此外,高標準農田建設相關資金方面,《報告》重點審計了20省101縣高標準農田建設相關資金692.61億元。發(fā)現(xiàn)的主要問題:一是數量不實,41縣將以前年度已建成地塊重復上報,87縣將未建成地塊甚至非耕地直接虛報;二是質量不高,74縣選址在自然保護區(qū)、重金屬污染區(qū)等法律限禁或不具備耕作條件區(qū)域;部分高標準農田建設中隨意縮減建設內容、擅自降低用料標準等,或未與骨干渠系連通等無法正常灌溉;三是管護與利用不力,35縣相關水利設施損毀等,最長已停用4年,影響生產灌溉。73縣的45.34萬畝被用于種植花卉等非糧作物、撂荒,或被公路等非農建設項目占用。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nbazbb.cn)整理發(fā)布,資料來源:國家審計署。
推薦觀看更多
-
11035次播放
-
山東農民朋友注意!打(壓)捆機、大蒜收獲機報廢更新也能拿補貼了
10779次播放 -
11260次播放
-
10804次播放
-
10260次播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