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科技創(chuàng)新】 為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加強農機化新技術示范推廣,2020年農業(yè)農村部農業(yè)機械試驗鑒定總站、農業(yè)機械化技術開發(fā)推廣總站(以下簡稱總站)聯合河南省農業(yè)機械技術中心、漯河市農機推廣服務中心、舞陽縣東紅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在河南省舞陽縣開展玉米籽粒低破碎
收獲機化技術試驗示范。
舞陽縣東紅農機專業(yè)合作社位于漯河市舞陽縣16萬畝高標準糧田示范區(qū)內,是全國農技推廣農業(yè)科技和漯河市農機化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合作社占地面積10000㎡、車庫51個(2800㎡)、辦公室22間(400㎡)、培訓室100㎡、配件室50㎡、維修車間100㎡、入社社員150余人的大型農機合作社;擁有大型
拖拉機59臺、農用
運輸車20臺、收割機32臺、植保無人飛機等植保機械10臺、62噸糧食烘干機三組,各類配套農具160臺,總資產近1200萬元;現流轉土地1260畝、托管和半托管土地6600余畝、年作業(yè)服務面積12余萬畝,年經營收入3600余萬元。
河南省農業(yè)機械技術中心高度重視試驗示范工作,根據總站《玉米籽粒低破碎收獲機械化技術試驗示范方案》要求,與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漯河市農機推廣服務中心提前規(guī)劃試驗方式,提出了試驗田采用玉米錯位密植精量播種和普通穴播兩種方式,6月2日指導舞陽縣東紅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及時完成了500畝試驗田機播工作,為玉米籽粒低破碎收獲機械化技術試驗示范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
錯位密植精量播種機作業(yè)
玉米合理密植錯位播種技術出苗情況
播種后,河南省農業(yè)機械技術中心及時組織技術人員對試驗品種不同播種處理進行了行距、株距、播深、種肥位置,種帶直線型、前茬處理等指標的檢測。出苗后及時對出苗率、空穴率、雙苗率,行距、株距、苗帶直線型、苗帶均勻性等指標進行檢測。在兩葉一心、五葉一心苗期和小喇叭口期,及時組織植保無人機進行了蟲害、草害的防治和化控,目前大田玉米長勢良好。
技術人員檢測播種質量
植保無人機病蟲害防治
技術人員調查出苗情況
下一步,總站將聯合有關單位技術人員在玉米收獲期開展玉米籽粒聯合收獲機和玉米果穗聯合收獲機生產考核,通過數據整理和綜合經濟效益分析,評價機具的先進性、適用性和安全性,探索總結形成黃淮海地區(qū)玉米籽粒低破碎收獲機械化技術模式,加快玉米籽粒收獲機化技術推廣應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