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碰av谷在线观看|午夜aa性爱视频|免费啪啪啪啪视频|日日骚夜夜爽|高潮网站黄射国产|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绯色|久久三级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加勒比|天天视频日本免费|超碰成人有码在线

今日要聞

免耕施肥播種機的使用與調整

2009年07月08日 11:49來源: >>進入該公司展臺人氣:8488


保護性耕作技術是我國確定重點推廣的農(nóng)機化新技術,是農(nóng)業(yè)種植方式的又一次革命,其技術特點是在作物秸稈切碎還田后,用與50馬力以上拖拉機配套的免耕施肥播種機直接進行播種作業(yè),一次性完成旋耕滅茬、化肥深施、小麥(玉米)播種、鎮(zhèn)壓保墑、噴灑農(nóng)藥等多道工序,與傳統(tǒng)的耕作方式相比,具有減少作業(yè)程序,省工省力,節(jié)本增效,提高化肥利用率,保護環(huán)境,抑制沙塵暴,增產(chǎn)糧食等優(yōu)點;但若機具調整不好或操作不當,不但能造成糧食減產(chǎn),而且給今后推廣工作也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搞好免耕施肥播種機的使用與調整,對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以河南豪豐機械制造公司生產(chǎn)的免耕施肥播種機為例,根據(jù)我市丘陵旱地的特點,結合幾年來的實踐談幾點看法,供廣大農(nóng)機人員參考。
    一、免耕施肥播種機的工作原理
小麥(玉米)免耕施肥播種作業(yè)時,拖拉機的動力經(jīng)傳動軸直接傳入免耕施肥播種機的中間變速箱,并帶動左右刀軸作旋切運轉,當?shù)毒吲c地面接觸的瞬間,前部的旋耕刀將部分秸稈或根茬切斷后入土作帶狀旋松,緊隨其后的播種、施肥開溝器在開溝的同時,將秸稈及根茬推送到播種、施肥位置的兩側,后部的限深鎮(zhèn)壓輪(輥)靠自重與地面摩擦轉動,經(jīng)鏈條傳動機構帶動排種和排肥機構實施排種、排肥,排下的種子和化肥分別經(jīng)輸種、輸肥管進入開溝器,依次落入溝槽內,鎮(zhèn)壓輪(輥)隨即將溝槽內松土壓實(帶噴灑裝置的藥液在噴霧泵的作用下,經(jīng)噴桿噴頭均勻的噴灑在地表),完成免耕施肥播種作業(yè)。
 二 、免耕施肥播種機的安裝掛接與調整
1、免耕施肥播種機的安裝掛接
免耕施肥播種機與拖拉機安裝掛接時,首先將傳動軸方軸的一端安裝在拖拉機的動力輸出軸上,傳動軸的方管一端安裝在免耕施肥播種機變速箱動力輸入軸上,再將方軸插入方管內(安裝時傳動軸兩端的夾叉應對稱一致,否則易導致機具振動)。然后將拖拉機的懸掛機構與免耕施肥播種機的掛接機構結合在一起,并銷好(智能型免耕施肥播種機,zui后應將各信號線插頭按照所編序號,對準機具架梁上插座相對序號的插孔插入即可)。
2、免耕施肥播種機的調整
(1)雙腔排種器的調整
免耕施肥播種機的排種器為雙腔排種器,播種小麥時,應將插板插入玉米排種腔,此時小麥排種腔打開,玉米排種腔關閉;播種玉米時應將插板插入小麥排種腔,此時玉米排種腔打開,小麥排種腔關閉。
(2)播種深度與施肥深度、旋耕深度和秸稈覆蓋率的整體調整
小麥免耕施肥播種時,種子的播種深度為3cm,墑情較差時zui深不超過5cm,化肥播深一般為8—10cm,當種子與化肥深度差調整合理后,如果需要增加旋耕深度、播種深度、施肥深度和提高秸稈覆蓋率,可將鎮(zhèn)壓輪總成兩端的限位螺栓向上調,每調一個螺孔,其深度相應增加2cm,秸稈覆蓋率也隨之提高。
(3)種子與化肥深度差的調整
種子、化肥之間的深度差一般應控制在4—5cm之間。種子與化肥深度差的調整,是靠移動開溝器的上下位置來完成的,調整時擰松開溝器上部的固定螺栓,將播種或施肥開溝器分別向上或向下移動,測量下端距地面的高度差,直至達到理想高度差,然后再將固定螺栓擰緊即可。
(4)小麥播種前的調整
①排種器的檢查調整
為了提高小麥播種質量,確保各行播量一致,播種前要對各排種器的排種輪進行檢查,在正常情況下,排種前排種輪的端面應與排種盒內壁處于同一平面內,調整播量手輪的端面應處于刻度線 “0”的位置,若排種輪伸出的有效長度長短不一,各行播量大小不同時應進行調整,其方法是:擰松排種輪兩端的卡片,左右移動排種輪至所需位置,并使卡片緊靠排種輪外部的端面,調好后擰緊固定螺栓即可。
②小麥播種量的調整
小麥畝播種量水澆地一般在5—10kg,旱地一般在12—15kg。為便于小麥播種量的調整,免耕施肥播種機上設有調整播量手輪和刻度線,刻度線上的數(shù)字表示播量,其單位為千克,調整播量時需旋轉手輪,手輪外端面與刻度線相交位置即表示所下播量,調整完畢后應擰緊手輪上的固定螺栓;若播量與刻度線不符時,應以排種輪伸出的有效長度為準, 排種輪伸出排種腔1cm表示播量1kg;當排種輪伸出的有效長度一樣而播量誤差仍很大時,需調整毛刷位置,毛刷向上移動播量增加,反之減小。
為確保播種量,機具調好后要進行播量試驗,其方法是:種箱內加入種子,將機具升離地面,在輸種管下墊一塊塑料布或在接種合下套一塑料袋,然后在鎮(zhèn)壓輪(輥)上做好記號,用手轉動鎮(zhèn)壓輪(輥),2BMSF—10/5型免耕施肥播種機轉動24圈,2BMSF—12/6型免耕施肥播種機轉動20圈,然后將塑料布(袋)上的種子收集起來,稱重量后再乘以10,即是畝播種量。如果播量偏大或偏小,可適量加大或減少播量;浸種、拌種應將種子晾干再播,否則會嚴重影響播種量或播種的穩(wěn)定性和均勻性。
(5)玉米播種前的調整
免耕播種玉米時種子畝播量一般在2—2.5kg,播深水澆地一般在3-5 cm,丘陵旱地一般在4-6cm,播種前可按下列要求進行調整。
①將插板插入小麥排種腔。
②玉米排種器的調整:玉米排種器為可調窩槽式,調整時擰松手柄輪上的固定螺栓,根據(jù)種子大小,旋轉手柄使粗槽輪進入排種器殼內(窩槽進入殼內的長度一般是種子長度的1.5倍左右),每穴播種量的多少,可在調整后做一下試驗,一般每穴玉米種子為2粒即可。
③玉米株距的調整
由于各地種植玉米方式不一樣,要求株距也不相同;玉米株距調整主要通過調換傳動鏈輪來改變株距,免耕施肥播種機出廠時,鎮(zhèn)壓輪上的齒輪(主動輪)一般為19齒,兩個中間齒輪各為17齒,排種器軸上的齒輪(被動輪)一般為20齒,此時株距為6.3寸;若想加大或減小株距,可通過相互更換鏈輪來實現(xiàn);當使用其它生產(chǎn)廠家的機具時,傳動鏈輪的齒數(shù)可能不一樣,但調整方法是一樣的。
玉米播種株距調整對照表
排種軸鏈輪齒數(shù)(1)
中間軸鏈輪齒數(shù)
地輥軸鏈輪齒數(shù)(4)
株距(寸)
(2)
(3)
23
17
17
19
7.2
23
17
19
17
9
20
17
17
19
6.3
(6)排肥量的調整
擰松調節(jié)手輪上的固定螺栓旋轉手輪,其外端面與標尺刻線相交處所標數(shù)字即為畝施肥量,其單位為千克。為確保播肥量準確,機具調好后要進行播肥量試驗(其方法同調播種量一樣),調整完畢后將固定螺栓對準軸上鍵槽擰緊即可。
(7)用做旋耕機時的安裝與調整
免耕施肥播種機除可免耕播種小麥、玉米外,還可單獨做為旋耕機使用;用做旋耕機時,卸下排種、排肥機構總成和鎮(zhèn)壓輪(輥)總成,去掉直刀,按規(guī)定換上彎刀,裝上復土板及配件即可。
三、免耕施肥播種實施要點及操作規(guī)程
1、牢記免耕施肥播種四要素
小麥(玉米)播深、播量、施肥量、種子與化肥的間距是免耕施肥播種的“四要素”,它實施的如何,直接關系到小麥(玉米)播種質量和糧食產(chǎn)量,因此,在小麥(玉米)播種時要嚴格按照“四要素”的要求播種。
(1)播種量:小麥免耕播種時,水澆地畝播量要在5—10kg,旱地畝播量12—15kg;玉米畝播量2—2.5kg;播量過小時因土壤條件較差,出苗率較低,容易造成缺苗短壟;播量過大時,麥苗密度過大影響通風透光,麥苗個體發(fā)育較差。
(2)播種深度:、播深要因墑情而定,一般情況下丘陵旱地小麥播深應控制在3—5cm,玉米播深應控制在4--6 cm,播種過淺時易造成小麥覆蓋不嚴,過深時小麥出苗率低,分蘗率差,小麥苗弱,嚴重影響糧食產(chǎn)量。
(3)施肥量:施肥量應根據(jù)地力和水利條件而定,一般情況下,生產(chǎn)500kg小麥需要15kg的氮,7.5kg的磷和16kg的鉀,即畝產(chǎn)量在300—400kg時可上復合肥30--45kg;與傳統(tǒng)種植方式相比,因免耕播種化肥深施在兩窄行之間,化肥距麥根較近,利用率較高,在不影響小麥產(chǎn)量的情況下,可適量少施一些化肥。
(4)種子與化肥間距:調整好種子與化肥的距離?;什ド顟刂圃?—10cm。二者間距一般在4—5cm,過大時會降低肥效,過小時容易造成燒種、灼苗。
2.免耕施肥播種注意事項
(1)牢記免耕施肥播種機播量刻度線上的數(shù)字單位為千克而不是市斤。
(2)免耕施肥播種時趟與趟之間的大背壟要保持一致,太寬時浪費土地容易造成減產(chǎn),過窄時容易將土翻入已播的壟溝內,覆土過厚,影響小麥出苗和分蘗。
(3)免耕施肥播種機的排種、排肥全靠鎮(zhèn)壓輪(輥)來傳遞動力,因此播種作業(yè)時鎮(zhèn)壓輪(輥)必須著地轉動,否則免耕施肥播種機即不排種又不排肥。
(4)播種作業(yè)前,要將排種輪和排肥輪兩端的固定卡片擰緊,否則在播種作業(yè)時,排種輪和排肥輪會左右移動,自動減小或增大排種量和排肥量。
3、免耕施肥播種機操作規(guī)程
(1)機具作業(yè)前的準備
①免耕施肥播種機與拖拉機掛接好后,前后左右要水平,若不符合要求應及時進行調整。
②作業(yè)前必須仔細檢查各連接件是否可靠,各堅固件是否松動,轉動部分是否靈活,若有松動或轉動困難應及時排除,并按說明書要求加注潤滑油。
③逐個檢查刀片、刀軸等部件的質量及安裝是否正確,發(fā)現(xiàn)刀軸變形或刀片損壞應及時修理或更換。
④小麥免耕施肥播種機與拖拉機掛接好后,應將機具提升離地面20—25cm,如無異常,可緩慢接合動力,使轉速由低到高空轉運行,若發(fā)現(xiàn)強烈震動、摩擦、碰撞等異?,F(xiàn)象,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后還需高速運轉5—10分鐘,待停車檢查一切正常后方可入地作業(yè);空運轉時,機具前后嚴禁站人,防止事故的發(fā)生。
(2)機具作業(yè)
①要空負荷低速啟動,待發(fā)動機達到額定轉速后方可進行作業(yè),否則會因突然接合,沖擊負荷過大,造成動力輸出軸和花鍵套的損壞。
②作業(yè)期間要及時停機清除側板內壁上的泥土和各處的纏草,以防加大負荷和加劇刀片磨損,嚴禁拆除傳動防護罩,清除纏草或排除故障時必須停機進行。
③機具作業(yè)時嚴禁帶負荷轉彎或倒退,機具不能升得過高或降得過低,以免損壞機具。
④合理選擇作業(yè)速度。免耕施肥播種作業(yè)時前進速度不能太快,否則播深過淺,土壤覆蓋不好,容易造成缺苗斷壟。地頭因拖拉機回轉次數(shù)多,土質較硬,土塊較多影響出苗,因此,在播種時拖拉機應放在低檔,使其緊旋慢播,千方百計提高播種質量。
⑤作業(yè)時,地頭留3—5m的機組回轉地帶,轉移地塊時必須停止刀軸旋轉,將機具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⑥作業(yè)時若有異常響聲,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xù)作業(yè)。
⑦作業(yè)時應隨時檢查鏈條的張緊程度,既不能過緊又不能過松,以免掉鏈影響播種。
⑧小麥免耕施肥播種若與帶有分置式液壓懸掛機構的拖拉機配套使用,工作時應將分配器手柄置于“浮動”位置,下降機具時不可使用“壓降”位置,以免損壞機件,下降或提升機具時,手柄應迅速扳到“浮動”或“提升”位置,不要在“壓降”或“中立”位置上停留。
⑨種箱、肥箱內的種子和化肥要經(jīng)常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拖拉機作業(yè)時,要經(jīng)常檢查免耕施肥播種機播種、排肥情況,看排種輪兩端的固定卡片有無松動,輸種管、輸肥管是否暢通,各行間播量是否一樣,種子覆蓋是否嚴密,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3)機具的保養(yǎng)
①檢查旋耕刀片磨損情況,必須更換刀片時,要注意保持刀軸的平衡;個別刀片更換時,要盡量對稱更換,大量刀片更換時,要將刀片按質量分級,同一質量的刀片裝在同一根軸上(單位質量差小于10g的作為一級),以保持機具的動平衡。
②保養(yǎng)時應特別注意十字頭萬向節(jié)的潤滑,必須按時注足黃油。
③變速箱中應及時加注齒輪油,添加量不允許超過油尺刻線。工作前要檢查油面高度,及時放出沉淀在變速箱底部的臟物,一般要求作業(yè)季節(jié)結束后清洗變速箱,更換潤滑油。變速箱蓋上的通氣螺栓丟失時要配用螺栓,不允許用其它螺栓隨意代替。
④作業(yè)結束后清理檢修整機,各軸承內要注滿黃油,各部件做好防銹處理,機具不要懸掛放置,應將其放在事先墊好的物體上,停放干燥處,放松張緊輪,不得以地輪為支撐點;入庫存放用木塊墊起,使刀片離開地面以防變形。
四、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免耕施肥播種機在作業(yè)中若發(fā)生故障,應按下述方法判斷與排除故障。
 
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排除方法
作業(yè)時傳動軸傾斜
1.機具左右不平行
1.將機具左右調平
2.拖拉機單邊拉鏈過緊
2.將兩邊拉鏈調整一致
負荷太重
1.刀輥纏草過多
1.清除纏草
2.刀輥入土過深
2.適當減少入土深度
傳動軸十字節(jié)損壞有
響聲
1.傳動軸裝錯
1.重新正確安裝傳動軸
2.缺潤滑油
2.注足潤滑油
3.提升過高
3.轉彎時限制提升高度或停止轉動
4.猛降入土
4.延緩降落速度
刀軸轉動不靈活
1.齒輪損壞
1.更換齒輪
2.軸承損壞
2.更換軸承
3.刀軸變形
3.校正或更換刀軸
旋耕刀變形或折斷
1.與堅硬物件相撞
1.更換片刀,清除田間石塊磚頭
2.轉彎時機具未離地面
2.轉彎時將機具升起
3.猛降在硬地上
3.作業(yè)時緩慢降落機具
變速箱有
雜音
1.兩錐齒輪間隙不合理
1.重新調整齒輪間隙
2.軸承損壞
2.更換軸承
3.齒輪損壞
3.更換齒輪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農(nóng)機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農(nóng)機網(wǎng),轉載請必須注明農(nóng)機網(wǎng),http://www.nbazbb.cn。違反者本網(wǎng)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yè)發(fā)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guī)遭投訴的,一律由發(fā)布企業(yè)自行承擔責任,本網(wǎng)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