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黑土地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推進落實《東北黑土地保護規(guī)劃綱要》,11月11日至12日,吉林省農業(yè)農村廳在松原市寧江區(qū)舉辦2020年吉林省黑土地保護利用技術培訓班,總結交流5年來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的經驗做法,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黑土地保護工作任務,推動全省黑土地保護工作全面開展,持續(xù)改善黑土地耕地質量。夏季副廳長出席開班儀式并就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
本次培訓班務實、高效。11月11日上午進行理論授課,吉林省農科院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研究所副所長蔡紅光研究員圍繞吉林省黑土地保護與利用技術的特點、模式、關鍵環(huán)節(jié)等進行了詳細講解,松原市前郭灌區(qū)紅旗農場黨委副書記崔滿城結合本地工作實際,分享了水稻秸稈還田“水打漿”技術模式的特點及應用經驗。11日下午,參訓學員前往觀摩現場,實地考察學習了寧江區(qū)民樂村玉米秸稈翻壓還田技術、長山鎮(zhèn)袁家村水稻秸稈全量還田秋打漿技術、寧江區(qū)毛都站鎮(zhèn)水稻秸稈還田技術和前郭縣寶甸鄉(xiāng)玉米秸稈碎混還田技術應用的實際操作。12日,吉林省第二批黑土地保護利用9個試點縣的負責同志進行座談,交流了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中的好技術、好模式、好經驗、好做法。
東北黑土地是我國糧食生產安全的根本保障,也是維護生態(tài)系統平衡的重要基礎。2015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吉林,都對保護黑土地提出明確要求,特別是今年7月22日,在察看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qū)地塊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認真總結和推廣梨樹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
2015年開始,農業(yè)農村部先后組織實施了兩批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吉林試點面積為280萬畝,中央財政補貼吉林資金達到9.6億元。截至目前,兩批試點推廣應用秸稈還田392.79萬畝次,增施有機肥128.13萬畝次,深翻深松234.76萬畝次,養(yǎng)分調控162.24萬畝次,玉米大豆輪作30.66萬畝次。各試點縣結合本區(qū)域特點,組裝集成了多種適合不同區(qū)域的“用地養(yǎng)地結合、生產生態(tài)兼顧”的黑土地保護技術模式,大面積推廣應用了秸稈還田、有機肥料積造等技術。
全省農業(yè)農村系統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標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東北黑土地保護規(guī)劃綱要(2017-2030年)》和《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高位推動黑土地在利用中得到有效保護。在具體工作中,堅持用養(yǎng)結合、保護利用,堅持因地制宜、綜合施策,堅持試點先行、逐步推進,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
下一步,吉林將積極組織各方力量,加強模式研究和機制探索,加大推廣應用力度,促進技術與模式普及應用。針對黑土退化問題,綜合施策,強化技術支撐,科學治理。建立政府部門牽頭、技術服務保障、各類主體參與、示范宣傳輻射帶動的工作機制,打造一批黑土地保護利用示范區(qū),加強黑土地規(guī)?;a業(yè)化、品牌化政策的引導,同時嚴格項目管理,確保資金安全。
吉林第二批9個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縣農業(yè)農村局局長、26個黑土地保護縣(市、區(qū))的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站)負責人以及種植大戶、合作社人員參加了培訓。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