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作為食草動物的能量飼料, 對畜牧業(yè)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由于牧草在運輸和存儲過程中存在體積大、密度低和運輸成本高的問題, 所以將散亂的干草壓制成高密度草捆后運輸和貯存, 能夠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可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 壓捆機是當前解決牧草運輸與貯存不合理的主要機器。
在我國牧草產品生產中, 生產設備機械化、智能化水平較低?,F有的壓捆設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替代人工勞動, 但是在其推廣使用中存在著生產效率低、能耗高和機械性能不穩(wěn)定等問題。為了提高高密度壓捆機的生產效率, 降低其壓縮過程中的能源消耗, 就要將新型技術應用于牧草壓捆機中, 以提高壓捆機的機械性能和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使得農業(yè)生產朝著集約化方向發(fā)展。
壓捆機是將疏松牧草在壓縮室內壓縮成高密度草捆的農業(yè)機械, 其組成結構有機架、動力傳輸系統、牧草撿拾輸送系統、填料預壓裝置、壓縮活塞、草捆厚度檢測裝置、捆繩裝置和液壓調節(jié)系統等。其工作過程為:撿拾器將散亂的干草撿起送至預壓室, 牧草數量滿足要求時觸碰到夾持裝置, 控制填料機構的離合器分離, 填料裝置將牧草送入壓縮室。在壓縮室內壓縮活塞推動牧草向前移動, 將松散的牧草壓縮成致密均勻的草片。當草片總厚度達到規(guī)定的要求時, 打結裝置對草捆進行打結, 形成高密度草捆。
撿拾壓捆機按草捆形狀及大小分為小方草捆、大方草捆、小圓草捆、大圓草捆等類型;按草捆密度分為低密度(100千克/米3以下)、中密度(100~200千克/米3)和高密度( 200~300千克/米3)3種。
20世紀初出現了將干草壓縮成型、用手打捆的牧草壓捆機。小方草捆撿拾壓捆機于30年代投入成批生產。大方草捆撿拾壓捆機和大圓草捆機相繼出現于60年代以后。中國自1978年起開始生產各種類型的撿拾壓捆機和大圓草捆機。
小方草捆撿拾壓捆機 由撿拾器、輸送喂入裝置、壓縮裝置,壓縮室、打捆裝置、草捆密度調節(jié)裝置和傳動裝置等組成(圖 1)。是應用較廣的一種撿拾壓捆機。作業(yè)時,彈齒式撿拾器從地面拾起干草,經輸送喂入裝置送至壓縮室喂入口,一束束地喂入壓縮室,由壓縮裝置逐次壓縮。待草捆達到一定長度時,打捆裝置自動打捆。草捆從壓縮室后部連續(xù)地被推出機外。常用的輸送喂入裝置有螺旋輸送撥齒式和撥齒式兩種。壓縮裝置有直線往復活塞式和弧線擺動活塞式,以前者應用較多。打捆裝置的原理、結構與割捆機相同。草捆長度由星輪式草捆長度計量器控制。草捆密度調節(jié)裝置一般有彈簧壓板式、液壓式等類型。傳動裝置常采用齒輪或鏈條傳動,以齒輪傳動的工作較可靠。壓制草捆的斷面尺寸一般為0.31×0.41米和0.36×0.46米,長 0.6~1.3米(可調),重8~35千克。草捆能較好地保持干草質量。常用的小方草捆為中密度型,但近來高密度型也有了發(fā)展。
大方草捆撿拾壓捆機 與小方草捆撿拾壓捆機的主要區(qū)別是拾起的干草先由裝填爪送入積草室,積存一定數量后,再由叉式裝草器整批送入壓捆室。草捆斷面尺寸在1×1米以上,長度在2米以上,重量在500千克以上。草捆密度一般大于200千克/米3。
圓草捆機 可將拾起的干草卷繞成圓柱形草捆。其中大圓草捆機使用較普遍。一般由撿拾器、輸送器、卷捆裝置、繞繩切繩裝置和傳動裝置等組成。作業(yè)時,撿拾器撿起的牧草由輸送裝置送到卷捆室,大圓捆形成后,由繞繩切繩裝置纏繞和切繩,無需打結。由于卷捆裝置類型的不同,大圓草捆機具有不同的結構和卷捆過程。圖2、3、 4分別為短帶式、滾子式、長帶式圓捆機卷捆過程示意圖。圖 5為鏈板式圓捆機的結構示意圖。
我國壓捆機械的應用與研究相比于其他國家起步較晚, 最早使用的壓捆機均由國外引進, 以及后來對國外壓捆機進行仿制。從1978年我國開始生產各種類型的牧草壓捆機, 但設計水平較差、可靠性不高、能耗較大。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仿造國外牧草壓捆機并進行規(guī)模化生產。國外壓捆機械發(fā)展較早, 許多*技術已經應用到壓捆機械中, 其智能化、自動化水平較高, 機械性能相對穩(wěn)定, 生產效率高, 功耗低, 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參考資料編輯區(qū)域